你的位置:现代少年网 >> 新闻版 >> 热点新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昙华林中追梦2035

热度0票  浏览404次 时间:2021年1月05日 11:57

这是一趟寻访之旅,“2016年到2020年,五年时间,我们的容貌个头都发生了改变。而我们共同生活学习的地方昙华林,也在不停地改变着。”这也是一次未来之旅,“我好想知道2035年的昙华林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我们大约有27岁左右了,大家还住在昙华林吗?这里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为帮助少先队员更好地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了解“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前不久,武汉市昙华林小学举行了《聚焦昙华林 逐梦2035》主题中队会活动。少先队员们用实地调研的形式展现了他们眼中的昙华林在过去五年间的变化,点赞“十三五”让这条老街旧貌换新颜;他们还用绘画、书法的形式绘制出自己心中的昙华林未来蓝图,同时用沙画、手风琴、角色扮演的方式寄希望于2035年的自己能对国家发展有所贡献。来瞧瞧这群红领巾眼中的昙华林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吧。

数百年历史凝聚一身

阳光穿过梧桐树,在青砖路上印出斑驳的光影,两旁的建筑檐木朱红,砖瓦青黛,自是一番水墨的味道。这就是昙华林,我学习生活的地方,据说它初现于世是在明清时,至今有着数百年历史。这里曾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摇篮,中共建党一大湖北小组在这里产生,这里有太多影响中国现代历史的故事。董必武、陈独秀、郭沫若……曾经有无数著名的人物,在这条老街走过、生活过,以至于每当我踏上这里的石板路,走在上学路上时,都会萌生出一种像在与这些“敢为人先”的历史人物对话的有趣遐想。我眼中的昙华林,是熟悉的家,也是武汉近代史甚至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时光荏苒 老街新颜
      2016年,7岁的我在昙华林小学读二年级;2020年,我11岁,我读六年级。五年间,我目睹着身边的这条街一天天发生变化:它被纳入了武昌古城建设的规划,在保留街道原始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了特色创意商业,发展艺术旅游观光,老街因此焕发新颜。每到节假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到:“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而今,昙华林依靠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成为了一个文艺历史街区,被誉为活着的武汉近代史书,已成为江城新名片,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述说着武昌城的历史变迁。

憧憬2035年
      2035年,我们国家已建成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法治社会。那时候我已经26岁了,大学毕业好几年,应该从事着我喜欢的工作,那个时候,昙华林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子呢?
      我希望昙华林不再局限于一条街,而是和周围连成片的昙华林文化区,成为武汉顶尖艺术家的聚集地。在这里能够看到最前沿的画展,能够听到最时尚的音乐,能够遇到最潮的艺术家,能够成为文艺青年们的朝圣地。如果那时候的我能成为一名城市规划师,我要在昙华林创造儿童友好型社区,让儿童用自己的行动来把这份美好传递下去,保留下去。知识是一切的基础,首先要在昙华林打造一个公益图书馆,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明白一个道理:书是甜蜜的。其次还可以打造一所音乐馆,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点缀整个昙华林。
本报小通讯员 雷欣 万可妍
李亮 鲍逸萱
 通讯员张澄宇 王芳芳

上一篇 下一篇